http://202.99.23.201/index.html
(中国青年报)对话人 本报记者 杨得志 孙凯


  杨得志:当我来到敦煌,在为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的神秘、宏伟、壮丽不住赞叹之余,不得不说:敦煌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落后的旅游经济反差强烈。

  1999年,敦煌全市接待游客53万人次,其中外宾5万多,旅游总收入166亿元;同年,拥有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景点的深圳华侨城集团,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其中外宾50余万,旅游总收入8亿多元。两者差距之大,令人深思。其实,早在1979年,敦煌就已经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了。

  孙凯:你认为产生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杨得志:客观原因是地处西北内陆,交通不便,当地经济落后,建设资金匮乏……“食、宿、行、游、购、娱”这旅游六大要素在敦煌并未全都产生应有的效益。以“宿”为例,全敦煌至今尚没有一家四星级以上酒店;以“行”为例,由于大型客机不能直接起降,更没有直达的国际航班,大批游客通过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地中转,非常不便;购物和娱乐两项则品种单一,设施落后,满足不了现代旅游的多层面需求。

  孙凯:恐怕不止这些原因。1992年我到敦煌采访,写过一篇《游人倍增,设施落后,莫高窟令游人尴尬》的报道,主要说到莫高窟当时竟然只有一个土坯厕所,此文一直惊动到国家文物局。

  1998年我去马来西亚采访,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神话”——几十年前,一位叫林梧桐的年轻木匠仅凭着政府的一纸批文,在距吉隆坡不远的一座荒山上建起了一个特色旅游点,几十年后的今天,这座山已成了举世闻名的“云顶娱乐区”,成了所有来马来西亚旅游的游客必去之地。美轮美奂的豪华酒店及度假村、高速公路均系林梧桐个人投资兴建。娱乐区外的告示牌明确警告:禁止马来西亚裔人进入——据说这是当时政府发给林梧桐批文时提出的惟一条件。如今,云顶娱乐区每年给政府上缴的税金据说达到数十亿马来西亚币。

  东南亚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收入都在其主要收入里排到第三位。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旅游业更成为支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泰国因此受益匪浅。台湾观光局则提出明确目标:抢攻国际观光市场,锁定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欧洲国家。韩国更是不计成本地向日本招徕观光客。为吸引游客,各个国家和地区各显身手,竞相推出自己的特色。反观我国,旅游业在国家总收入中所占的位置,与我们这样一个自然与历史景观如此丰富的大国极不相称。

  所以我提出两个观点: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马来西亚政府对待林梧桐那样,只给相应的政策而不必投入一分钱,划定几个区域,建几个只接待境外游客的旅游特区呢?

  杨得志:在敦煌我了解到,你的想法居然与敦煌市政府不谋而合。他们也刚刚提出了建立“敦煌市旅游经济特区”的想法和初步方案。

  根据这个方案,在距市区东20公里处的地热资源带一线的戈壁荒地上,起步阶段划定5平方公里的面积。建区原则是:让出一块、独立建区,统一规划、划区招商,地方化特色、国际化开发,封闭式管理、区内外有别。

  孙凯:这对中国旅游业来说是好消息,但能得到批准吗?

  杨得志:如果在西部大开发中,按敦煌的这种思路,建设几个旅游特区,肯定会极大地促进西部旅游资源的开发,并以此为龙头,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此,敦煌市近期提出了6条特区需要国家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包括:批准敦煌为开放口岸城市,建立国际航空港,设立海关,开通国外直航航线,直接办理落地签证;在项目审批、工商税收、文化娱乐等方面赋予特区特殊管理权限或省一级的审批管理权限;允许特区自定减免税政策;允许特区开办面向外国游客服务的国际通行的各种娱乐活动。等等。该提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回应。

> 西部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启动民间投资推进西部开发
> 网络会成为西部超常规发展的契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