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两会”召开之前,西部大开发也是谈论最多的话题。毫无疑问,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西部大开发肯定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与合理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治理生态环境、巩固安定团结的局面等,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启动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较好的切入点。

  民间投资增速下降是固定资产投资启而不动的主要原因,对民间投资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但通过对非国有经济集中的行业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状况的分析,可以做出一些初步的推断。首先,从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分布来看,1999年投资的增长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增长了22.6%和9.3%,而非国有经济集中的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则下降了0.9%。其次,从固定资产投资的地区分布来看,非国有经济最发达和最集中的东部地区投资增长最慢,1999年1-8月份仅增长了8.4%,中部地区增长最快,1-8月份累计增长14.1%,西部地区则增长了13.7%。

  反观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我们能发现这一战略对解除限制民间投资扩张的因素是极为有利的。

  首先,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政府的政策倾斜极为明显,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也使投资者对投资于西部有一个良好的利润预期。日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透露,政府正在制定西部开发的具体方案,很快就会公布实施,今年西部大开发将迈出实质性步伐,包括国家将在西部地区建设10个大的项目、国债资金投向中西部地区的比例将从1999年的60%提高到70%、国家拨款的投资比例将集中在中西部(达到70%左右)、国际上或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政府优惠贷款也将有70%投放在中西部等。这些政策倾斜将有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民间资本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改变其对经济的悲观预期,使其意识到在西部投资是有良好的利润前景的。

  其次,政府开放产业领域,清除限制民间资本发展的体制障碍将极大地鼓励民间投资的增长。今年1月4日,曾培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增加投资的积极性,创造有利于扩大投资的社会环境;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其余领域都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在股票上市方面,民营企业将享有与国有企业同等的机会;简化民间投资的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事实上,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部分“开禁”的产业已由国家企业控制,产业进入门槛高,只有在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在这些产业的垄断优势并不明显,这有利于民间资本的进入。如果上述政策措施能够落到实处,那么,民间资本积极投向西部是可期的。

  第三,在全国已探明的自然资源中,一半以上分布在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六十。同时,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率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10左右。一方面这说明西部地区企业效率低、市场化程度较低,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很大,为投资者提供了足够的生产扩张空间。西部地区地域宽广,在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西部地区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而反观东部地区,人口集中、城市拥挤、土地昂贵、工资水平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高,在与西部的对比中,国家战略重点的确定必然会使经营机制灵活、产业退出方便的民间资本投向西部。

  第四,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分工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可以为民间资本提供许多新的投资热点。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在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上,农牧业及其加工工业的发展、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均能使资源优势尽快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同时,西部地区还可以引进和吸收东部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如果民间资本将眼光投向西部地区,更多的利润前景最好的投资热点将会被不断地挖掘出来。

  所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能极大地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带动投资走出低谷。但必须注意的是,在激活民间投资活动、启动西部地区投资的过程中,政府应相信企业,尤其是非国有经济投资主体的力量,对于政府而言,更多的工作是制定合适的政策与提供好的投资环境。尤其重要的是政府可以考虑允许西部地区在金融创新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以此为契机推进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解决长期以来民间投资主体,包括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也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筹资渠道。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 西部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网络会成为西部超常规发展的契机吗
> 西部建几个旅游特区吧